如果我是高中文學老師

淺談文學的一與二

Posted by Peter on September 22, 2024

如果我是我自己的高中文學老師,我會希望我學會些什麼、抑或是知道些什麼?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誠然,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先別說高中有沒有專門給「文學」的課程,而高中老師在一般學生的人生經歷中也通常只是過客,除了課綱常常會規定要教些什麼之外,一個學期甚至於一個學年的課程也很難真的給學生一些很深刻的印象。

只是,從國中畢業開始學外語到現在,接觸了中國文學、英美文學、日本文學等等,接觸到的文學種類跟文本繁多,但我對於文學的理解跟脈絡似乎是文學是一竅不通,直到近日進入研究所後才慢慢理解「文學」究竟是什麼、該怎麼去理解。儘管對於「學這個到底能幹嘛」這個大哉問也稱不上有個能讓人信服的答案,但姑且有了一點想法可以分享。

回到標題來說,這篇文我想試著給自己營造一個情境,如果我是高中文學老師的話,我會怎麼教當時的我文學,以及「現在的我」希望「當時的我」學會些什麼。為了好好地解答這個問題,我也剛好藉由這個題目來梳理自己對於文學的理解,我會試著把問題拆得很細,讓我自己對文學的理解足夠細到可以試著組合成一個高中課程,如果可以的話,我想這篇文章的目的就達成了。

有了對文章的一些初步想像之後,我希望這篇文章的脈絡跟結構會是下面這樣。

  1. 文學是什麼
  2. 該不該學文學
  3. 如何接觸文學
  4. 如果我是高中文學老師

這四個方向去進展,在前面三個章節中我會想要試著去探索一下「文學」的大方向,也就是說,在語文中打滾這些年之後的我是如何看待「文學」二字,接下來,我想把自己放到一個比較廣的視野中,去試著聊聊文學的用處,也就回到該不該學文學。在之前有寫過一篇「到底該不該學程式設計」,結果是我覺得學習程式設計可以一定程度地培養邏輯思考能力,在第二章就是類似的內容,結果想必也會同樣地令人好奇。聊完應不應該學之後,我會想進一步發展看說我們一般人該怎麼去接觸「文學」這個項目以及我的一些經驗與心法。最後的最後,我們回到標題的「如果我是高中文學老師」來做一個收尾,聊聊如果我是高中生我會想怎麼學文學這個項目。

我想,這篇文章很肯定地會有我的很多偏見、錯誤理解、解釋不完全的地方,如果看到的話請儘管提出來。同時,我也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功用,把「文學」這個相對來說比較冷門的領域拉上檯面來聊聊,讓大家可以多認識這個很有趣的領域一些。雖然有點是後話了,這篇文章裡面尤其是第三章節的如何接觸文學,我相信深耕文學多年的師傅們想必會啼笑皆非,這個區塊就有待我將來再多加琢磨修正了。

「文學」是什麼

廣義泛指一切思想的表現,而以文字記述的著作;狹義則專指以藝術的手法,表現思想、情感或想像的作品。

教育部字典的解釋給了我們兩種定義,在廣義的定義中,只要是文字就可以算是文學;狹義的解釋則比較像我們一般對於文學的看法。透過看定義,我們知道文學是指以藝術的手法表達思想情感想像的作品,只不過當我們回到題目「文學是什麼」的時候,我們想知道地似乎不只是對文學二字的定義,任誰都知道文學的定義是怎麼一回事,我想我們是想更進一步地討論說「文學」或是「文學作品」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我們又是為什麼常常如此熱衷於閱讀文學作品。

我在想,「共情」是一個我們在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一直在做的事情,透過理解文學作品裡面不管是作者、角色、意境,我們常常會試著把自己投射到作品當中。以我最喜歡的作品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舉例來說,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我就會試著透過脈絡去理解小李飛刀李尋歡在想些什麼,為什麼他要拋下自己最喜歡的人。在知道這些之後,進一步地去思考他的所作所為會有什麼影響以及與自己的關聯性,就像我不禁會想,如果我是他我會做這些事情嗎?如果不會的話我又會做些什麼?舉一個沒什麼人看過的小說當例子似乎有點太突然了,我們來讀詩吧。

流星雨 #鯨向海

命運偶爾會夢幻地
飛來千百顆流星
卻只留下一片焦土

讀完上面這首詩不知道有什麼意境或共鳴呢?鯨向海的「流星雨」這首詩把命運比做流星,明明應該要十分美麗的流星帶來的卻是一片焦土,就像命運的冷漠與無常,也像…… 命運常常把人湊作對,但認識了之後彼此卻只留下滿地的瘡痍。舉這首詩也是想讓大家順便看看我很喜歡的詩,也讓大家看看在閱讀文學上的情感共鳴,不過共鳴這種事情因人而異,就像我們常說的「我之仙草,彼之毒藥」對於我來說這首詩可能是仙草,對於他人來說可能是毒藥也不一定。

我們從文學作品中體會到了「共情」,知道了文學作品對我們來說不只是單單的閱讀,而是透過文學作品反思自己,或者是更深入地理解認識人性。關於理解文學,還有很有趣的說法是由筑波大學的谷口孝介說的,他說,文學作品的重點在於「一次性」。作者寫下作品當下的「一次性」;讀者在讀作品的當下的「一次性」,透過這種一次性的交互,我們閱讀千年以前的文章也能感受到同樣的感動。

到這邊我們聊了文學的定義,文學是以藝術手法表現情感思想的作品。但對於文學的理解並不只限於定義,而是每個人對文學的看法。對我而言是「共情」;對谷口孝介而言可能是由「一次性」所帶來的感動,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對於文學的理解。有趣的是,既然文學是這麼樣地容易接觸、理解,那我們為什麼要花時間去「學文學」,而不是自己拿書起來閱讀就好了呢?而學習這些又有什麼用處呢?這是下一個章節要來討論的問題。

該不該學文學

我想這有點標題有點騙點閱的嫌疑,學習文學是不該用「該」或「不該」來做一個二分法的、強迫性的回答。但我會說,如果喜歡從各式各樣的作品中體會感動,或是在自己平常就喜歡看小說、讀詩,覺得裡面有些東西總是觸碰到自己的內心;或是有些時候有些似懂非懂,但只是靜靜地看著也是喜歡。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就會蠻建議可以花一點時間去探索文學這個領域。

關於接觸文學的比較具體的方法層面的問題會留到下一節再來探討,這邊想試著繼續對「該不該學文學」多做一些展開,來看看學習文學的是與非,或是說,好處與壞處。第一章的內容中,我們提到文學可以給人帶來感動與共鳴,那這樣的話,學與不學的差別又在哪裡?

以往沒有文學課?

一般來講的文學學習,我們可以回憶起自己的國高中時期的文學課——認真想想就會發現其實沒有很嚴格意義上的文學課。硬要說的話,或許國文課可以算一些。但眾所周知的事,國文課存在的目的是在讓學生多認識一些單字與國語文的知識,本身跟文學本身的瓜葛相對來說比較少。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國高中幾乎沒有文學課呢?可能是因為文學這個概念在教起來容易模糊,而且考試也不太好考。

就像我們常常聽到的一個小故事「藍色窗簾」,這個故事講述了針對文本中的「藍色窗簾」讀者解讀出的意思跟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不同,這樣的落差造就了文學問題在評分上的困難。藍色窗簾這個問題之所以會那麼多人在討論,是因為牽涉到了一個在文學上常常被討論的問題——「作者到底重不重要」。如同另一句名言「作者已死」表示我們應該專注在作品的文本本身,還有相對主流的方法是把作者的想法、背景一同放進來,看作品本身的脈絡與意圖後一併進行討論。這樣子的分歧造就了在試場上很難去做到正確的評分,畢竟考試的題目跟答案時常得非黑即白,沒有很多空間可以討論。這些只是一些小猜測,關於是什麼造就了現今的課堂上很少有討論文學的原因。

文學與不學的差異

如果我們跳脫課堂、跳脫考試範圍,回到文學本身是什麼的話,就像我們在上一節說的,文學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感動跟共鳴,那這個能力能有什麼「實際的用處」呢?這邊來討論看看。

在我自己的經驗裡,文學的最終目的或許是從文本中得到更多地感動與共鳴,但在培養這個能力的過程,不管從作品本身出發或是從作者、背景出發,都是得經過一定的練習才能夠達成這個目標。更進一步地說,當我們培養出了閱讀文本、或是從文本中分析脈絡的能力,這是不是能夠進一步地培養我們的「軟實力」,使我們在職場或日常上應對各式各樣的文字的時候能夠更快地去表達自己的意思、或是去拆解人家言詞背後想表達的涵義。

透過學習文學除了可以獲得感動之外,如同上圖一樣,在增進閱讀能力的過程也可以增進「軟實力」,例如閱讀文本的洞察力、觀察力等等。這邊有兩個小故事可以分享,一個是關於文學上的感動,另外一個是關於文字閱讀洞察力。

再見瑯琊榜

第一個是關於我最近再看了一次『瑯琊榜』的故事。這部影劇我很小的時候就看過,也很喜歡,我喜歡梅長蘇的運籌帷幄,像是他如何用各種策略跟手段去達成最終的目的。前幾天我重新看了這部作品意外地多了很多感動,發現了裡面有很多小細節是我之前從沒發現過的,例如裡面對於桃花的描寫出乎我意料之外地具體,如果有讀過『詩經』,就像裡面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一樣,桃花自古以來就在眾花中有著屬於他的一席之地,跟感情、美都十分有關。劇中梅長蘇與霓凰一同在府邸賞桃花的情境,如果不知道這段的話,當作一般的賞花固然不錯,但如果知道桃花的故事那就格外增添了一份顏色。

賴總統話中有話?

如果不提感動的話,這邊倒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事情可以一併分享,不過有點政治色彩,請大家自己戴上無色濾鏡來看。

在約莫幾個月前發生了胖周瑜鄭文燦貪汙被檢方起訴、羈押的事件,當時賴清德講了一句話讓我十分印象深刻。

打詐 掃黑 肅貪,是目前政府重要的工作,目的是要維護國家的生存發展 社會的安定,以及回應人民深刻的期待 不得不然

正常來說,看到這句話多半只會覺得賴清德想表達一個無可奈何,不得不做出這樣處分的態度。不過,這邊的四個字「不得不然」四個字特別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似乎不是常見的成語,我也不明白有什麼特別的意思,秉著這個好奇心上網查了才知道,這四個字的出處是『昭明文選』的「檄吳將校部曲文」,由三國時期曹操的幕僚陳琳所著,以下是其中片段。

超之妻孥,焚首金城,父母嬰孩,覆屍許市。非國家鍾禍於彼,降福於此也,逆順之分,不得不然

白話文翻譯:馬超的父母妻子兒女在金城郡被殺,老人女人和孩子的屍體,在街市上陳列,這並不是國家要降罪給他們,而是他們自己招來的禍事,朝廷給兩地百姓帶來好事,順從朝廷和反叛朝廷的下場截然不同,朝廷也不得不這樣做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句子的原意,上面段落大致上的意思是「馬超招罪不是因為朝廷要他們死,而是他們咎由自取」。如同我們對「不得不然」四字的理解,這個段落也同樣適合套用在胖周瑜鄭文燦貪汙的場面上。

不過,我們可以在文本上面多想一步,思考這篇文章的背景就會發現,這是當時的朝廷(曹)寫給它們的對手(吳)的檄文,也類似宣戰通知書的文書,也就是講述如果你「吳」執意要跟朝廷對抗的話,有什麼下場都不意外了。從這個段落我們知道了有兩個方面「朝廷」跟「吳」,我們再回頭看看賴清德的場面,很顯然地,賴清德是「朝廷」而對手的胖周瑜鄭文燦從他的外號就知道了是「吳」。那就不禁讓人想,是不是賴清德講這些話也是有著「檄吳將校部曲文」的意義,想要叫對方早點投誠呢?這些也不過是臆測,不過透過這樣的思考文本,就可以發現字裡行間裡可能有些有趣的細節可以讓我們細品。

以上兩個例子搏君一笑。這個章節聊了一些我為什麼覺得學文學是一個不錯的事情,除了可以增加平常閱讀中所獲得的感動或共鳴之外,也可以讓自己的文字體驗更為豐富。下一個章節我們來聊聊怎麼接觸「文學」這個龐大的領域。

如何接觸文學

到了這個章節難免話題就會變得有些厚重,畢竟栽入一個新的領域學習事物總不是輕鬆的事情,多半會有很多的理論、概念、方法、書籍要去接觸。特別是,文學不同於一些其他的學門像是數學物理等等必須經過特定知識的打磨才能習得,也是有不少人依著自己的興趣閱讀文學就可以成為很好的文學讀者、作者甚至是評論員。方法有很多,我這邊就不大談我不知道的,專注在我覺得文學怎麼接觸會比較舒服跟習慣。

比較沒有爭議的大概會是「文本」的重要性,文學總是要從文本,也就是文學本身開始讀起。有的人喜歡閱讀古典文學,例如唐詩、和歌、俳句、聖經,有些人喜歡比較現代的文學,例如村上春樹、東野圭吾,甚至是流行文學像是貓膩、橘子、黃山料等等。這些都會是接觸文學的起點,不過比較可以注意的是,文學隨著時代不同、樣式不同,會有蠻不一樣的閱讀方法存在,所以說,先從自己喜歡的文學種類去做深入是一個很好的習慣與認識。

深入文學的方法除了看作品本身之外,也可以看看作者是從什麼樣的心境下寫這些作品、抑或是這些作品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接受到的影響、給出去的影響、甚至是什麼樣的脈絡下才有了這些作品。這樣講好像有點模糊,我們來讀小野小町的這首和歌。

#小野小町

花の色は うつりにけりな いたづらに わが身世にふる ながめせしまに

翻譯(陳黎、張芬齡):花色 已然褪去,在長長的春雨裡,我也將在悠思中 虛度這一生。

最開始的接觸想必是先看到了這段文字,接下來或好或壞,會產生一個對這段文字的感覺,不管在什麼文本上面這點都是一樣的。以我來說,我看了這首和歌後,我們就會想我們是不是就像這花一樣正隨著時間凋零。以我們平常看文章的習慣來說,到這邊就差不多告一段落,繼續看下一篇了。但,我們的目的可不只於此,我們是要理解作品本身、接觸文學的。

理解作品本身有很多方法,如同第一節「藍色窗簾」的例子,光是要不要採納作者的意見就成了一個議題。以我自己的文學分析習慣來說,我會試著先從作者及昨品背景的角度來做一個切入。像下面圖片一樣,透過理解作者跟作品背景,我們可以更好地知道一個作品是在什麼樣的脈絡被創作的,這樣除了能更理解作品之外,也能更好的去對作品進行延伸,知道一個時代下作品、作者間的相互影響。以上面的和歌為例好了,我們的出發點就會是,小野小町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創作這首和歌,以及這首和歌在當初的時代背景下又代表、展現出了什麼?

image-20240922204304935

不過很可惜的是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不清楚小野小町的身世背景,對於他的事情很多都只是傳說。我們知道的是,這首和歌收錄於平安時代中期的『古今和歌集』,這個時期正是日本進入所謂國風文化的開始。在國風文化以前的日本,每個一陣子就會派人去學習唐朝的知識文化,受到大量中國的影響,像是很多人不清楚日本人其實曾經寫過很多類似於唐詩的詩。後來日本天皇因為菅原道真的建議,決定不派人去中國學習,在這之後日本就開始發展屬於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國風文化。國風文化後的日本人開始用自己的文字寫作,日本獨特的文化也漸漸開始被重視。例如日本文學中常出現的時間的「無常」也是這個時期開始發生。從這首和歌中,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感嘆櫻花的凋落正如同自己美貌流逝的哀愁,也就是時間的「無常」的展現。

如果我們進一步試著理解作品背景的話,可以理解句子裡面的「花」代表的是櫻花,嘿,千萬別以為日本人的花就是櫻花,其實在萬葉集中也有不少是梅花的和歌。不過,古今集當時的日本通常只要提到「花」指的就是櫻花,這點也是我們要多深入理解才會知道的事情。另外的是關於季節,常常我們提到日本就會講到「春櫻秋楓」。春天、秋天都是在日本常常被拿來寫作的季節,春天有著盛開的花與勃勃生機,秋天有著即將入冬的淒涼,兩者都表示出不同的個性。這些事情同樣,是我們單從作品中看不出的,而得從作品的時代大背景下一步步地展開才會發現這些意境,透過理解這些意境,我們又能更加地理解作品本身,彼此相輔相成。

這個章節寫得稍微簡略了一些,簡言之,如果想接觸文學的話,從「文本」開始讀起會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之後再從文本做進一步的出發,不管是要分析文本的內容細節、抑或是嘗試理解作者或是作品背景都是蠻常見的方法,如同上面的文章,我個人比較推薦後者。透過宏觀的角度理解作品的話對我來說更能對內容、時代、作者的心思產生共鳴。這個章節就到這,在下一個章節中,我會試著回到剛開始的題目做個收尾,來看如果我是高中的文學老師,我會怎麼樣地上文學課程。

如果我是高中文學老師

這個章節與其說是「如果我是高中文學老師」,不如說「如果我能再當一次高中學生」或許比較妥當一些。這個章節的出發點如同最開頭時講的,就算在我們文科來說,能真正開始探索「文學」本身也是相對來說比較晚期、甚至到研究所才能做到的事情。要是我們可以把這件事情稍微往前拉一點點,在高中時期就對文學有個簡單的理解的話,想必將來看文學、文字都會有更好的體悟也不一定。

這邊就不多講,以課綱的方式條列出來我心目中的高中文學課程的大致樣貌。

  • 課程名稱:文學導讀
  • 時長:一學期 (十六周)
  • 一至四周:文學概說
  • 五至八周:西洋文學 (十四行詩+短篇小說)
  • 九至十二周:中國文學 (唐詩+短篇小說)
  • 十三至十六周:日本文學 (短歌+短篇小說)

這是一個十分短且急促的課綱,作為一個想像,我想將我對於「文學課程」的想法做一個一個學期的濃縮。首先,我想先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對文學有一個比較綜合的理解,這個理解可以是我們上面的文學定義,也可以是關於文史哲的一個比較大的框架,甚至是一些比較常見的研究方法、思想等等,在這邊我會希望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文學這個大領域,不要特別架一個框架,讓學生聊聊自己對文學的想像跟自己覺得怎麼去接觸是比較適合的方法。

在五到十六周以四個星期為一個單位,將內容分為西洋、中國、日本文學三個部分去講。這邊比較值得注意的點是,我想以「文本」為主,從文本出發去進行作品、作者的分析與探討。透過閱讀不同時期、長短不一的文本,讓學生理解各個地區時代的文學的差異。也有點像在抽獎,運氣好的話,或許學生可以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文學種類也不一定。不過關於文本的選擇,我不太想要把一些看似陳腐的內容,例如唐詩或十四行詩拿掉,這些文學經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還是有它的理由,如果可以用一種不同的方法接觸的話,或許看待這些經典文學就不再是像以前讀教科書一樣地無趣。

對於課綱的安排上我還是寫得少了,沒有寫到我覺得課該怎麼上,也沒有具體地把我覺得那些文本應該讀寫出來。不過,希望這樣的內容可以綜合到前面文章的內容,讓大家對於「文學」有一個更好的想像,而不是因為考試而讓文學的課程流於形式,那就有些可惜哩。

結語

這篇文章以「如果我是高中文學老師」為題,試著講述了文學究竟為何以及如何接觸文學,最後回歸題目講述了文學在實際上的課程可以如何被導入跟應用。「文學」依然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且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文學作品隨處可見且任何人都可以入手,沒有所謂的入門門檻。雖說如此,真正願意深入理解文學這個大領域的人依然不是特別多,我依舊希望能夠透過這篇文章讓人多認識文學一些,也同時歡迎舊雨新知一同參與討論補充。才學疏淺,往後還請多多指教。


感謝閱讀。本文同步發表於FB粉絲專頁 PP學習筆記,歡迎分享與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