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短與長

Posted by Peter on October 30, 2024

一篇文章的長短,往往只是依據書寫者的心情決定,與主題關係不大。以同樣這個主題來說,可以用數千字的篇幅說明長文與短文的關係、選擇、差異;也可以只是單用幾句話、幾個段落,像現在這個文章一樣展開想法。

講到短文,箇中翹楚莫過於日本社論如《天聲人語》、《余録》,利用五六百字的篇幅進行文字水準很高的論述。社論會用隱晦的手法陳述事情與觀點,尤其常以歷史或文學典故來諷喻時事。乍看幾分鐘就能讀完的文章,如果沒有相對應的背景知識,可能會需要更多時間來理解文章中所使用到的鋪陳話語。

唐詩、和歌等韻文學也有著類似概念,為了在短篇幅描繪出宏大的藍圖,除了使用精練的文字之外,也需借用讀者的知識來進行寫作。劉禹錫的〈烏衣巷〉莫過於此,若是不知漢朝歷史的人,總是只能淺嚐文字上的美妙,卻品不出「舊時王謝堂前燕」詩中背景的深奧。

往往被冠上「冗長」字眼的現代書文呢?隨著時代演進,文章愈加白話,動輒數千字已是日常,比起使用難解的語句,常見的是用口語解釋或談論事情的文章。現代文章固然好懂,卻往往因為篇幅而使人難以享用。

向讀者借用知識,用較少的字幅說明事情,如同日本社論般地讓讀者探索。這樣的寫作思路究竟是資訊爆炸時代的一股清流,抑或是重蹈文言文的覆轍,甚至是創造新的知識壁壘?可以知道的是,文體隨時都在變化,而探索總是有趣的。


感謝閱讀。本文同步發表於FB粉絲專頁 PP學習筆記,歡迎分享與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