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CIA 必讀經典「情報分析心理學」

Posted by Peter on December 10, 2024

這幾天心血來潮對情報學感了興趣,嘗試著去 reddit 上找了一些書籍推薦來看,蠻多人推薦這本「情報分析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Intelligence Analysis by Richards J. Heuer Jr. 金城出版社出有簡中譯本),號稱是 CIA 必讀經典,情報學界的聖經,對這個領域實在也不熟就栽下去看,發現這本書比起說是在講情報學的種種,更像是一般人怎麼去接觸與分析各種資料,讀完獲益良多,以下簡單分享內容。

書把章節分為四個部分,「一、我們的思維機制」、「二、思維工具」、「三、認知偏見」、「四、結論」。可以從各個部分的名稱看出來,書中首先講了我們人的思維及記憶是怎麼運作的,更多的像是知道我們天生有些什麼問題,例如我們不管做任何思考都會被我們自身的「思維模型(背景知識)」給影響,以及記憶的運作方式與特性。提點完這些之後會進到書中最重要的思維工具章節,這也是這本書特別的地方。其他心理學的書或多或少都會提及到思維機制,但怎麼去實踐是這本書特別值得閱讀的內容,書的前後章捷也都是為了這個思維工具做的鋪墊。

介紹的工具是一個叫做競爭性假設分析法 (analysi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 ACH) 的分析方法,這個分析法的方法是建立各式各樣的假設,並針對各個假設以及各個證據去做量化評估,把自己的思考過程結構化地記錄下來,避免先入為主的觀點影響了對於問題及情報的判斷。這只是很粗略的概述,其中大概整本書都繞著這些點講解說為何這樣做對於情報分析是有幫助的。在書中其中一個範例舉了「買車」,我們平常在考慮買車多半是將價格、性能、舒適度… 等等條件列出,針對條件做逐項評估,而書中說明我們可以對「條件」進行重要程度的評量,例如價格佔了 20% 的重要性、性能 30% …等等,將條件的重要性標記出來,再去跟實際的數值去做相乘,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我們對於一個車子的評價為何。知道這個之後就可以再回頭過來反覆思考價值的百分比是否合理,或是可以與其他人去做比對調整。書中案例參照下方圖片。

image-20241210115159035

在這邊很難把書的內容全部分享完,就簡單分享我兩個 takeaways 是我看完之後理解很深的。第一個是關於歷史研究的問題。我平常做的日本古典文學研究跟歷史研究很像,都是試圖從舊時代的資料中解釋一些新東西,看能不能拼出一個足夠有信服力的「故事」出來。而作者在情報領域中否定了這種方法,他說一旦心目中有了一個理想的故事,就會去找很多資料去「證實」而非「證偽」。「證實」的問題在於說,這些假設很可能與事實不符,但我們在研究中主觀地去忽略了這點。當然,說服力在歷史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情報學中,「真實性」可能比說服力更加重要一點。關於這點我自己感觸還蠻深的,平常做研究很容易變成在找資料佐證自己的觀點,卻忽略了事實的重要性,我想不管在什麼領域真實性都相當重要,這樣的發現也讓我目前做研究的方法有了調整,比起去蒐羅有利證據,更多的是嘗試從資料中多方建立假設判讀真相。更多的是,或許這點除了做人文社科研究之外,作為一個數位鑑識人員來說可能也是很重要的。鑑識的心法很重要的是不去假設執法者或決策者的立場,但有時候多多少少總是會碰到需要去做假設的時候,這種心態就會很重要了。

另外一點是在文章後段提及到的偏見。其中有個偏見是,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面沒有找到原因,那我們有可能會把他歸納成陰謀論,進而做出錯誤的分析與判斷。最近很多社會事件讓我蠻警惕這些的,究竟一個事故是意外還是陰謀,有很多可以思考的餘地,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就比較不會一頭熱地栽進去,而是想更多前後關係,並試圖找出更多情報瀏覽事情的全貌。另外一個偏見則是,我們會習慣性地誤判行為的內外因,像是把事件發生的原因歸咎於行為人的性格、脾氣,而非整體局勢所造成的壓力與多個勢力之間的角力。就像是前陣子的南韓戒嚴事件,我有看到很多人說是總統「愚蠢」而戒嚴,但在這邊要注意的事情則是,愚蠢是「結果」而非原因,要去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事件,而不是以一詞愚蠢就替整個事件畫下句點。

整個文章深入淺出,篇幅也不長,我想這本書不只對於情報學,對於人文、社科、新聞、資安等等領域都會蠻有幫助的,推薦給愛讀書的朋友們,接下來應該還會陸陸續續碰個幾本情報學、心理學相關的書,有機會再上來跟大家分享內容。


感謝閱讀。本文同步發表於FB粉絲專頁 PP學習筆記,歡迎分享與留言討論。